2025-09-10 01:59:28

人民日报:探寻郭萍之痛 退役选手为何卖奖牌谋生

前马拉松名将郭萍由于双脚严重畸形,近日来到北京一家骨科医院进行治疗。昨天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,她谈及曾经的运动生涯,几度痛哭流泪,追悔莫及;而提起昔日教练王德显,依旧手脚冒汗,充满恐惧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郭萍9岁开始练体育,说起当时选择体育的原因,她坦言还是自己的坚持起了作用。“当时体育成绩特别好,想练体育以后能夺冠军。但我妈坚决不同意,后来我说:‘不让我去,以后我恨你怎么办?’”正是这句话,郭萍说动了妈妈,开始走上长跑之路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郭萍现在最值钱的东西,莫过于那些血汗换来的奖牌,为了这个家,她想到了拍卖奖牌。至于具体的拍卖方式,郭萍哽咽道:“还没想好怎么弄,有人问我想卖多少钱,我说我也不知道。因为这些奖牌都是我汗水和血水换来的,但是家里条件太差了,想用这些奖牌换点钱,来维持我这个家。”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造成现在的双脚严重畸形的原因,正是当时训练造成的,“我从9岁就开始练,一个是年龄太小了,还有一个就是教练训练不科学。天天跑上下坡,再加上那时候发育不完全,导致脚趾头变形严重。”说到这里,郭萍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采访中,郭萍多次对记者表示,后悔练体育,但已经来不及了,这或许与她退役后生活不如意有关。她退役后,火车头体协虽然给她安排了铁路上的工作,但她的脚伤已经非常严重。再加上从小进行专业训练,文化水平不高,郭萍没有办法承担这份工作。“其实现在我也挺想上学的,但没有机会了。”说到这里,郭萍流露出渴望却又失望的眼神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郭萍回到家后,回想起在运动队训练的点点滴滴,依旧非常后怕,回家一年多,她一直处在崩溃状态。说起这些,郭萍苦笑着说:“现在想想,(王德显)当时没打死我,我还是挺幸运的。”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郭萍对记者表示,支撑她活下去的动力,就是老公和儿子。在北京接受治疗的这段时间,她的丈夫一直陪在他身边,无微不至地照顾她。郭萍看着身旁的丈夫动情地说:“在遇到我老公之前,我真的不想活了,是我老公和我儿子给我的力量。”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2007年,网易体育找到郭萍,生活似乎就是跟郭萍开着玩笑,她在北京生存不下去回到老家之后,诸多不幸事就一件件的向她走来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天天不停的咳嗽、父母为了给她治病不仅五千块钱卖掉的房子,而且又借了五千的外债。这期间,郭萍想到了自杀,她想以这样的方式不再成为父母的“拖累”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2002年,重压之下的郭萍脚疼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,她终于想到了回家。最终得以成行,还是因为跟教练撒了一个谎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“我跟教练说,我妈找了老中医给我治脚,因为那时我的成绩也不是太好,教练可能也懒得搭理我,就同意了。但其实我妈没给我打过电话,我这么多年也没回过家,也没给家里写过信,我爸妈都以为我丢了或者被人卖了。”说到这里,郭萍再一次泪如雨下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“我跟教练说,我妈找了老中医给我治脚,因为那时我的成绩也不是太好,教练可能也懒得搭理我,就同意了。但其实我妈没给我打过电话,我这么多年也没回过家,也没给家里写过信,我爸妈都以为我丢了或者被人卖了。”说到这里,郭萍再一次泪如雨下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

“我跟教练说,我妈找了老中医给我治脚,因为那时我的成绩也不是太好,教练可能也懒得搭理我,就同意了。但其实我妈没给我打过电话,我这么多年也没回过家,也没给家里写过信,我爸妈都以为我丢了或者被人卖了。”说到这里,郭萍再一次泪如雨下。

12年体育生涯,源于热爱,以痛苦收场

“10年来,你靠什么生存?”

“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,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。”31岁的郭萍憔悴瘦削,倚在病床上,一只缠着白色绷带的脚直挺挺地伸着,郭萍说“我的10根脚指头全部骨折过,每一根都是错位的”。

“站个10分钟,脚就疼得不行了。我也搞过服装,但是身体经不住折腾,当过小学体育老师,但是上了半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。”她苦笑道,“有的学生喊我瘸子。”

可是,想当年,她曾迎着风奔跑,让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十五六岁的年纪,800米,2分零5秒,1500米,4分21秒。“最后一圈都能破分。”谈到这儿,郭萍的眼中闪现了些兴奋的光芒。

16块奖牌,国际健将身份,是她12年体育生涯结出的硕果。

1990年,郭萍9岁,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动会上被老师挑中,进入了七台河市体校。一年后,郭萍又进入了佳木斯红兴隆管局体校。又过了4年,1995年冬,她成为了王德显的弟子,那时郭萍15岁。

小小年纪,她经受了营养缺乏、不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

在山海关的一个破旧疗养院里,大门常年关闭,有狼狗看守,郭萍在教练王德显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。

每天4点半起床,冬天可以延长到5点,每天最多要跑80公里,最少也要跑40公里,但是郭萍和其他运动员的早餐往往只是馒头咸菜鸡蛋,午餐和晚餐常常只有丸子汤。回首过去每天跑完40公里后,还要穿上钉子鞋在煤渣跑道上练几十个400米、800米的日子,郭萍坦言:“太累了,我简直就成为了王德显的试验品。”

在王德显手下训练的7年时间里,郭萍有5年时间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、写过信,彻底和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
2002年,因为脚伤,也因为成绩下降,郭萍选择了退役。但是和加入体校一样,没有办任何手续。

“看到我的脚时,他们都哭了。妈妈说我怎么成为了一个废人。”郭萍忍不住眼泪,从1995年到2002年,她所有的工资都在王德显那里,回家时身上只带着几百块钱。体协帮忙在铁路上找的工作,郭萍完全做不来。“烧锅炉或者加水,我的脚根本支撑不住。”从此,给郭萍治病,再加上没有经济来源,让家庭变得日益贫穷。2004年,郭萍才从王德显那里拿到了工资,只有7000块。2005年,在和队友一起打了针对王德显的官司后,郭萍得到了10万元。她用来给父母买了个小平房,然后还了这些年家中为给她治病欠下的债。

谈到爱跑跳的儿子,她说她不会让他再练体育

2005年下半年,郭萍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庞敬和。对方看重郭萍的直爽性格,并不嫌弃她的脚,这一切让郭萍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。2007年结婚,2008年儿子庞志博的出生更是给了郭萍极大的安慰,随之而来的,也有极大的挫败感。

儿子现在4岁多了,活蹦乱跳,爱跑爱笑,就像年幼时的郭萍一样。“他喜欢体育,但是这辈子我决不会让他练体育!”郭萍泪如雨下,“我从来都不能抱他,也没有钱让他过好日子,他特别特别瘦,从来没给他买过奶粉,连条鱼都买不起。”现在,郭萍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,全家靠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。

那16块奖牌,成为郭萍唯一值钱的物品。“我想把它们卖掉,为家人换来一点幸福。”问及如何换来幸福,她说,“我想在七台山开一个中档小饭馆,得花个10多万。那时,老公做饭,我收钱,多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