队员感悟
2017CADC
对地侦察 宋威
对地侦察比赛第一天,我组比赛正值中午,持续下雨的天气异常放晴,发出刺眼阳光。由于其中一组的图像显示器是临时借到的,在高光照条件下表现极差,现场调试,导致在比赛最后一分钟才稳住航线,侦察到一个靶标。
当天下午,稳住心态,去周边的空地测试、调试摄像头,解决过曝严重的问题。夜色降临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虽然第二天是要拼尽全力,内心此时却无比的淡然和平静。第二轮比赛,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两小组飞行时间分别为1分35秒、2分02秒,三个靶标侦察有效。
比起比赛留下的遗憾,我想最珍贵应该的是经历,心理上的挣扎与选择,以及毫不畏惧的心理经历。我相信遗憾的经历更会激励我们进步和革新,看到其他学校的长处,看到自身的不足,比赛既是竞技又是对自身水平及可靠性的检验。创新的比赛最忌讳故步自封,唯有远见方能生存,愿你们敢想敢做,勇攀高峰!
电动滑翔机
来航模队的这两年里,第一年里,王队奠定了我对航模的最初认识,赖学长把我领进电滑,教会了我很多。这一年里忘不了全组暑假留校训练期间,全组六人,五个人因为不同原因进了医院,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受伤去医院缝的五针,忘不了自己缠着绷带就去了四川。忘不了国赛时一个抉择失误而留下的遗憾。
第二年里,真心感谢有你们的陪伴。烟台分站赛上的失落,石家庄分站赛上的练兵,一次次的改进飞机,一次次的配合,才有了国赛上的稳定发挥。此刻总有些莫名的伤感,难忘与你们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,难忘与你们一起熬过的夜、晒过的太阳。难忘电滑的男人女人们所付出的一切。这不是终点,是我们重新开始奋斗的七起点。
感谢中国民航大学航模队在这两年里对我的培养,感谢王队,赖学长,感谢电滑的男人女人们,有你们真好。
记得暑假期间每一次外出练飞时的炎炎烈日和年轻不羁的心情,记得每一次炸机时的心疼和不甘,记得石家庄分站赛晚上两点和凌晨五点时赛场上的星光,记得沙县小吃5块钱一碗的拌面和蒸饺,记得禁飞期间从唐山到天津的火车上的拥挤和疲惫……记得太多太多。站在国赛赛场上是每一个队员的目标,可竞技一直是件又残忍又极具魅力的事情,我们只能愿赌服输,至少我们努力过。千余起落,一载辉煌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感谢遇到你们,电滑组的每一位胖友,兴趣是开始的原因,而你们,是坚持的原因。
垂直起降 韩海洋
今年,我还是比较满意的。我们拿到全国团体冠军,个人亚军的好成绩,我们的创意赛也拿到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。只能说我们的付出完全对的起这个成绩,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。
在飞行器设计之初,我们就选定了矢量双旋翼的方向。但当时不管是在网上还是书籍中都找不到有益的参考,能飞的很稳的矢量双旋翼几乎没有。其实当时有非常大的风险,调好了,非常适合比赛,调不好,几乎没有成绩。3月份出的规则,我们到8月份之前完全处于停滞状态,没有进展,只有一次次的失败,当时炸机炸到几乎要放弃了。到8月份,在仔细分析炸机的原因之后,终于做出了解决方案,飞机飞的终于稳了。但是我们不满足,我们仍然在改进飞机。接下来又是更加令人痛苦的减重,每一克重量的减轻都会带来很多问题,既要保证结构强度,还是保证可靠性,飞行性能等,这个过程真的太痛苦了,从7月24号飞得稳的那一刻起到9月24比赛前一天,我们一直在做飞机可靠性和减重的工作,从900克到520克,这380克的重量,我们走得太难太难。
另一方面,我们的飞手也在不断练飞,十几块电池,一天飞三次,电池刚用完就充,充完就用,几周下来,我们有的电池寿命己经不行了。好多人不知道天津的7月份有多闷热,晚上几乎睡不着,蚊虫还多,我们的飞手晚上休息不好,白天还有高强度的练飞,真的非常艰苦。我们的女飞手刘馨月同学一点也不比男生差,虽然最后没能在国赛上当飞手,但真的非常棒。
我们垂起的张辉同学,为了创意赛熬夜画飞机图纸,做飞机,3D打印机几乎没停过。创意赛答辩,演练了一遍又一遍,最后的复赛答辩我非常满意。
我们的范浩同学,从录制视频到熬夜剪辑视频,修改ppt帮助创意赛答辩,虽然创意赛并没有他的名字,但并无怨言,因为我们垂起一家。
我们的魏新超同学,早上6点到基地,晚上10点半回宿舍,付出的辛劳太多太多。在调试飞机的同时还兼当飞手,飞得真好。
我们的小编王帅琪同志,在我们准备吃饭的时候一个人靠到桌子上就睡着了,太累了,唯有此刻的安逸。
有收获也有遗憾,非常佩服河北科技大学坚持垂改平的坚持,没有用垂改平机型是我今年最大的遗憾。也有收获吧,矢量双旋翼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做出来的机型,在比赛场上,可以说,只有三个学校的矢量双旋翼飞得稳,另外两家是北航和华北水利水电,但论载重能力,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,我们最强,我们一点也不差。
模型火箭
大家在赛场上团结一致,严谨踏实的作风是值得鼓励与继续坚持的。这次比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波三折。第一轮成绩比较理想,完成了预定的目标。最后取得了两个三等奖的成绩。
这次比赛暴露了我校火箭项目组与一流水平的选手之间的差距,也为火箭项目组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火箭组成员将以此为动力,未来大家要众志成城,笃学精博,攻克降落伞打开的稳定性这一关键技术,并在减重方面多多努力。
望火箭项目组为民航大学航模队增添更多的荣誉。加油吧!少年!
限距载重空投 冯嘉宇
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带新一届一公斤,最初进队我对你们的要求就非常高,干活最多的是我们,休息最少的是我们,整个基地哪个组休息了我们也还在奋斗着,你们每个人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。五月份的磨练,分站赛前的拼命,禁飞时去唐山飞的劳累,手工一点一点的进步,飞机一步一步的成熟。你们真真正正的经历了这一切,过程是苦涩的,但仍懂得享受,我相信你们在今年的国赛现场上 已经是幸福的了。
还有对飞手的感谢,顶着地表四五十度的高温,出外场训练,虽然比赛有所遗憾,但你们是最棒的。尤其是我们一公斤的女飞手 训练强度丝毫不低于男队员,看你比赛后的神情,我觉得当你拿起中国民航大学一公斤飞控的那一刻,你已是英雄。
2017CADC的结束就是2018CADC的开始,我也可能是最后一届参加CADC了。忘不了曾经的成功与失败,欢笑与泪水,我希望你们的不如意早已烟消云散,只有满腔热血。当时炸鸡确实很痛苦,不过,在仔细看看 心血是付出了,汗水是已经流过了,努力也是真的真的真的努力了,至于成绩,忽略也罢,看淡也罢,我们的青春已随一公斤飞机腾空而起的瞬间精彩绽放。
太阳能
比赛就是那么的残忍,与预期不一样的结果,让所有人都很难过和不服气。有哭泣的,有强忍微笑的。不管怎样,这对于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。经历失败,明年会更好。CADC,来年再战。
2017年|夏
这条路并不平坦
也注定孤独
更多中航大航模队资讯
赛事记录以及招新事宜会在下月公布
敬请关注
起飞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