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士人费德勒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1000场胜利。 东方IC图
1月11日,在网坛传奇埃莫森与罗德·拉沃尔的注视下,瑞士人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1000场胜利,同时也把自己的冠军总数增加到了83座。
你知道1000胜到底有多难吗?大多数球员一个赛季的参赛量平均在50多场。也就是说,即便一个赛季能够赢下50场,达到1000胜也要耗费20年。这20年中,你还要持续保持巅峰并且健康。
在布里斯班,费德勒又一次在职业网坛刻上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坐标。在17年的职业生涯中,他从毛头小子成长为人们眼中神一般存在的“球王”;他用球拍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对手,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。
在人们对于可能与不可能的摇摆猜测中,费德勒优雅地完成了又一次转身。1月11日,在网坛传奇埃莫森与罗德·拉沃尔的注视下,瑞士人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1000场胜利,同时也把自己的冠军总数增加到了83座。
你知道1000胜到底有多难?
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晚。埃莫森和罗德·拉沃尔两位澳大利亚的网球名宿也坐在了布里斯班国际赛的看台上,他们和现场的观众一样,等待一个神奇的数字——费德勒职业生涯1000胜。
在这个里程碑数字面前,决赛成了更契合的舞台。就连费德勒的对手拉奥尼奇也像是最合格的配角。这位Top10中唯一一名90后球员与34岁的瑞士人相差9岁。
就像现场观众打出的标语——“连时间都不是你的对手”,对年轻的拉奥尼奇而言,费德勒太强、太聪明、太不可思议。
从埃莫森手中接过自己的第83座冠军奖杯,费德勒的这1000胜格外有意义。三年前,也是在澳大利亚,费德勒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1000场比赛。当时,他说1000场并不值得兴奋,因为他更在乎1000场胜利。
三年后,一切遂愿,他带着1000场胜利加入了职业网坛的千胜俱乐部,成为历史第三人。在他身前的是职业生涯取得1071胜的伦德尔以及1253胜的康纳斯。要知道在公开赛47年历史上,仅仅只有以上三人完成了不可思议的1000胜。
1000胜到底有多难?或许你没有直观的概念。
要知道ATP的胜场仅仅计算球员们在巡回赛正赛、大满贯、戴维斯杯、奥运会的比赛场次,含金量极高。而大多数球员受限于每项赛事的成绩,一个赛季的参赛量平均在50多场。也就是说,即便一个赛季能够赢下50场,达到1000胜也要耗费足足20年。
更何况在这20年中,你不但要持续保持巅峰,还要面临伤病和年龄的挑战。
他做到了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也未能成就的纪录
费德勒在17年间就完成了这个壮举。就连桑普拉斯(762胜)和阿加西(870胜)也未能成就的纪录,更逞论费雷罗、罗迪克和萨芬这些曾经和费德勒一起出道的球员。
ATP官网甚至罗列了34岁的费德勒在1000胜中战胜的伟大对手。前大满贯冠军罗迪克以21负,位居不敌费德勒场次的榜首。如今的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以19负排名第二,曾经的世界第一休伊特则对费德勒18负,穆雷和纳达尔也分别输给他12场和10场。
“我很幸运我能有这样完美的职业生涯,因为我从未想到它会这样的令人难以置信。”在费德勒的职业生涯里,他经历了桑普拉斯、罗迪克、纳达尔和拉奥尼奇这样四个不同时代的对手,但他说自己一直秉持一个想法:如果自己不在这个时代,也会有另一个伟大的球员出现。
“每次我都这么想,然后从中获得更加努力的动力,试着去做到最好。”
回忆17岁时的第一场胜利,仿佛已经获得了1000胜
一切的原点都从费德勒17岁那年开始。
那是1998年9月30日,排名878位的费德勒在法国图卢兹首轮战胜了法国球员拉乌,并最终连胜两场打进了8强。
那一幕他至今没有淡忘,“我记得他刚从戴维斯杯上赶回来参赛。可能是因为太疲惫,我很轻松地战胜了他。第一次战胜职业对手,觉得太不可思议了。那感觉就和现在突然间已赢下1000场比赛一样。”
一段传奇就此开启。从第1胜到第100场胜利,他花费了四个赛季。同样也是在2001年,他捧起了职业生涯第一座冠军奖杯。
“那时我从没想过,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。”最初的开始,就像费德勒最爱的瑞士巧克力一般,充满太多的回味。在某个瞬间,年少的不羁都会让他笑出声来。在那个年轻人倔强懒散的世界里,网球曾经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。
在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,他往往不想去训练,或者是打了45分钟就感到索然无味。“某种程度而言,我很高兴早早就经历了厌恶网球的时刻。尽管在17岁到21岁时,这差点毁了我,但也正是当年的厌倦才有了如今对网球的深爱。”
那时候,在别人训练的时候,费德勒正在挣扎着起床。别人大汗淋漓地结束训练,自己却草草结束。“我到底在做什么?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,才明白‘我不能再浪费训练了,我不会再这么做了,我要变得专业。’”也是在这个过程中,他开始真正享受网球。
就像现在,训练是他最爱的环节。“无论有没有人旁观,我都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:好吧,我们来做一次高标准的训练,在我们想要的环节花费工夫。”
在2003年哈雷赛半决赛,费德勒完成了200胜,三周后他在全英俱乐部夺得了职业生涯第一座大满贯,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球王之路。
就像曾经因为输球沮丧而哭的他逐渐用眼泪表露自己的丰富情感。2000年悉尼奥运会半决赛输球后,费德勒伤心欲绝。“我只能坐在角落里,哭得像个毫无自控力的孩子。铜牌战我又输了,再次大哭。不过那天晚上我碰到了米尔卡,把初吻给了她,所以结局还是好的。如今,我只为快乐的事情流泪,比如双胞胎的出生。”
也是那些流过的眼泪,让他在职业生涯中也学会了乐观看待一切挑战。哪怕34岁,在越来越多的怀疑和职业生涯完蛋的论调中,费德勒还是能坦然处之,“我完全无所谓。只是觉得疑惑,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说呢?他们怎么就能肯定?怎么就知道自己一定是对的?”
对于这些内心的疑问,费德勒只愿意向对手和团队证明一点:“是的,我会输,但那没什么。”
1000胜可不是终点,不知道网球会把我带向哪里
在34岁的年纪,费德勒迎来了里程碑的1000胜。他还是世界第二,年龄和获胜场次仅仅只是数字而已。
在他的世界里,什么都没有改变。”我仍然充满渴望。所有的一切的一如往常,那只是一个伟大数字而已。所以,情况不会有所改变,我已经准备好了再次出发。”
瑞士人会在看得见的未来继续奋斗,因为他的职业生涯还将延续很多年。“9年前我成为世界第一后,就再没有局限于眼前的一些的东西。”他解释道,“这就是我为何会对未来可以继续保持最高水准充满信心的原因吧。”
更重要的是,过去十年,泰格·伍兹、迈克·舒马赫、瓦伦蒂诺·罗西这些体坛的传奇人物,都在激励着费德勒长时间地位于巅峰。“我一直向那些伟大的选手看齐,我经常想,‘我的天啊,他们怎么做到的’,然后发现自己也在做一样的事情。”
费德勒说自己为此感到很骄傲,因为之前从不以为自己可以长期保持竞争力。
“最初那是我的弱点,而现在我因为稳定而出名,这都要感谢那些伟大的冠军出现在那里并且一直激励着我。”所以1000胜和83座冠军,都只是他职业生涯经过的风景。
34岁的他依旧优雅而强势,就像法国球星西蒙说的那样,“现在的费德勒打得更为主动了,底线打得更稳,上网次数也越来越多,更知道怎么去掌控场上局势。”
1000胜看起来很快也会变成历史,就像他还不想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究竟停在怎样的位置,“我觉得我不想想得太超前。”
“我还不知道网球会把我带向哪里。”费德勒有着自己的逻辑,他说退役后的地位和生活想得越多,那么离自己结束职业生涯就越近。“我不想这么快就到那么一步,因为只有一切都说完并做完时,我才对网球之后的生活有清晰的概念。”
对于费德勒来说,每一个纪录并不是终点而只是开始。就像1000胜也意味着重新出发,他将在澳网开始全新的征程。
不管怎么说,1000胜是真实的。数据不会说谎,它告诉我们,我们生活在网球历史中一个流光溢彩的时刻。
“费一般”的里程碑
第1胜
1998年图卢兹站第一轮,费德勒6-2/6-2拉乌
开始职业生涯第一场胜利。
第300胜
2004年美网决赛,费德勒6-0/7-6(3)/6-0休伊特
公开赛时代以来,从没有一个选手在美网决赛中给对手两个6比0。
第500胜
2007年蒙特卡洛大师赛1/4决赛,费德勒6-4,6-0费雷尔
从2004年到这场比赛结束,费德勒赢下了269场比赛,仅仅输掉17场球。
第800胜
2011年巴黎大师赛1/4决赛,费德勒6-3/7-5摩纳哥
30岁的费德勒成为史上第七位取得800胜的球员,14个赛季986场比赛,总胜率达到81.1%。
第1000胜
2015年布里斯班国际赛决赛,费德勒6-4/6-7(2)/6-4拉奥尼奇
费德勒迎来1000胜,成为史上第三名完成壮举的球员,同时获得职业生涯第83座冠军奖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