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24 13:15:30

都说怀孕女性不宜过量运动,为何苏联女运动员奥运前夕故意怀孕?

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,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,并体现相互理解、友谊、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。——《奥林匹克宪章》

体育,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,它是在人类的不断发展中产生和演变而来的,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“体育”就是和“公平、公正”相挂钩的存在,无数运动员为了证明自己,夺得金牌,站上最高的领奖台,付出了一生的汗水和努力。

然而过度强烈的获胜欲却导致一部分运动员走上了歪路,甚至是不归路,为了赢,他们不择手段。上世纪的奥运比赛中,苏联的女性运动员们为了取胜,竟然故意在比赛前夕怀孕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
时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,此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期间,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夺得“世界第一”的宝座,在科技、军备、外交等各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,体育,自然也难逃一劫。

1980年,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,这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社会主义国家。苏联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,为了给头号对手美国一个下马威,苏联痛下血本,将大型体育场从50多个增加到70个,体育馆从1300多个增加到1600多个,甚至整合了城市建筑,改善了交通运输网,总计耗费92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651亿元),对苏联来说,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一定要胜。

于是苏联的那些科学家们开始了自己的行动,他们告知苏联的女性运动员们,最好在比赛前怀孕,这样更有利于她们发挥。因为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:在怀孕阶段,母体为了供给胎儿养分,会生产出更多的血红细胞、各类激素、黄体酮、睾丸酮和别的养分等,故而让孕妇血容量增加60%,肌肉运氧能力提高30%。这样的数据,对运动员的影响不言而喻。于是无数为了“国家荣誉”而战的苏联女性运动员,强行使自己怀孕。

于是在1980年的奥运会上,苏联以80枚金牌、69枚银牌、46枚铜牌的成绩,稳居世界第一。而根据资料显示,其中26名苏联运动员中,10人怀孕。

其实在当年的体育界里,比赛前怀孕以提升运动员的能力早就不是“秘密”,甚至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,东德一部分女运动员便在比赛前怀孕,然后堕胎,闹得沸沸扬扬,史称“堕胎兴奋剂丑闻”。后来美国著名运动员,前奥运金牌得主桑亚·理查德·罗斯也在自己的书中披露——“我所认识的每一位女性运动员,都曾堕过胎,包括我自己。”

当年北京奥运会前一天,桑亚·理查德·罗斯就进行了堕胎手术,在接下来的比赛中,她竟然像没事人一样,夺得了400米接力赛的金牌!此书一出,轰动全球,对此,罗斯表示,自己之所以鼓起勇气说出来,是想要帮助世界上千千万万和她一样处境的女性运动员,不要再经历她所经历的痛苦。

同时,罗斯也希望引起体育界的注意,若真为了成绩而干出刻意怀孕、堕胎的事情,那么又如何能称得上“公平、公正竞争”呢?对此,你怎么看?

参考资料:桑亚·理查德·罗斯自传《追逐恩典》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