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至17日,十五运会蹦床项目测试赛将在位于白云区的广州体育馆举行。8月13日,是广东省蹦床队进驻广州体育馆开展测试赛适应性训练的首日。作为全运会蹦床决赛前的重要练兵,此次测试赛聚焦空间适应与状态调整,运动员需在测试赛期间适应场馆的灯光、高度与温度环境,为3个月后的决赛筑牢基础。
当天,只见巨型场馆内,运动员脚尖轻点蹦床,身体在空中划出流畅弧线,落地瞬间弹簧发出规律的震颤声。教练紧盯队员腾空高度、翻转角度和落网稳定性,即时喊话、纠正细节。
广东省蹦床队运动员正在进行测试赛适应性训练。
“蹦床项目对空间感极其敏感,灯光阴影、温度波动都可能干扰动作精度。”教练李丹告诉记者,广州体育馆这座可承办奥运级赛事的场馆,空间规模远超日常训练场地。部分年轻队员初次登上蹦床时显露出紧张,需通过增加模拟赛频次逐步适应;而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则迅速抓住重点,调整弹跳节奏和空中姿态。
“七岁开始练蹦床,但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馆参加比赛,机会太难得了,原本还有些担心不适应的。”广东省蹦床运动员黄烨熵坦言,首日训练后,她的担忧逐渐消散,“灯光柔和、温度恒定,网面弹性与省队训练馆不同,但适应速度比预期快。”
队友何键威说:“测试赛不追求极限难度,关键是找到环境与身体的平衡点。”他透露,心态管理是重点,“若目标定得过高,反而容易失误。平常心对待,才能稳定发挥。”
教练组将本次测试赛定位为适应性冲刺。“高规格场馆可遇不可求,必须最大化利用。”李丹说,除技术打磨外,医疗团队全程跟踪运动员状态,防范伤病风险。
对于此次参赛目标,教练与运动员达成共识:主场作战,有挑战强队的决心。李丹表示,虽然广东省蹦床队硬实力并非顶尖,但队员拼劲十足,“大家的状态很饱满,我们要向奖牌冲击,让每一跳对得起日夜训练!”
文 | 王照宇
图 | 石建华
编辑 | 方欢欣 王晓美
审核 | 罗盛光 戴日模
签发 | 刘海裕
@白云融媒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